服務熱線
15850378096
近年來,我國的水性電泳漆技術得到了很大發展,電泳漆已在我國大中鋁加工行業得到大面積的推廣應用,對影響涂裝性能的因素也作了較深入的研究。同時,高光電泳漆、啞電泳漆、彩色電泳都相繼得到應用,這表明丙烯酸涂料工業的技術水平在我國得到迅速提高。
1
水性電泳漆
電泳漆以水性低溶劑合成,是新型的低污染、省能源、省資源、起作保護和防腐蝕性的涂料,具有涂膜平整,耐水性和耐化學性好等特點,容易實現涂裝工業的機械化和自動化,適合形狀復雜,有邊緣棱角、孔穴工件涂裝。
目前被大量應用于鋁合金建筑鋁型材、汽車、機電、家電等五金件的涂裝。電泳涂料及涂裝法在20世紀60年代后獲得工業應用,采用電泳涂料可以進行全封閉循環系統運行,涂料幾乎98%利用。電泳涂膜以水溶性或水分散性離子型聚合物為成膜物,被涂工件可以是陽極也可以作為陰極。
01
電泳涂漆結構
電泳涂漆主要成分包括丙烯酸樹脂、三聚氰胺樹脂(作為丙烯酸樹脂交聯劑)、中和劑、溶劑A、溶劑B以及去離子水等。
02
丙烯酸樹脂
(1)提供水溶性和固聯交化反應的功能團。
(2)提供金屬表面防腐、耐候性強的漆膜。
(3)提供漆膜軟硬度。(即柔軟性和表面硬度)
能提供這些性能就要求丙烯酸樹脂具有一定的分子量,微粒狀的大小就是樹脂的分子的大小,分子量一般在30000~40000。分子量太低,各單體聚合就小,功能團也小,會產生以上功能團不足的現象。
03
中和劑
二甲基乙醇胺或三乙胺。因為丙烯酸本身不具有水溶性,所以必須和堿發生中和反應之后才產生水溶性。
04
溶劑A和溶劑B
溶劑A:起漆液分散和消泡作用,溶劑B:起溶解樹脂、濕潤、流平的作用。
溶劑A具有很強的揮發性,需通過加漆或直接補加,補加量與生產量(450m/噸)關系和固體份高低的關系:
(1)生產產量≥800t/月,原漆含有20%溶劑,需補加揮發部分,按生產量添加(0.5kg/t)
生產產量≥500 t/月,需補加,按生產量添加(1.0kg/t)
生產產量≥300 t/月,需補加,按生產量添加(2.0kg/t)
(2)根據漆液的固體份溶劑的控制范圍如下表。
注:用氣相色譜儀測驗。(各供應商劑量有所不同)
(3)溶劑A和溶劑B的相互作用與匹配,一般溶劑A要比溶劑B大0.15~0.2%,其相互作用為:
① 溶劑A通過溶劑B的濕潤作用把電泳過程中所產生的氣泡帶出.如帶出效果不好,就會產生氣泡殘留(針孔、凹坑);
② 溶劑B通過溶劑A的分散作用把樹脂分子更加均勻地分散于水中,這樣一來上膜均勻性大大提高;
③ 溶劑A與溶劑B共同構成一個理想的電泳工作狀態。
(4)溶劑A與溶劑B不匹配所產生的問題:
① 如溶劑A少,溶劑B高會產生漆膜溶解,特征是漆膜表面產生麻面,沒有光澤;
② 如果溶劑B少,溶劑A多,會產生流平性變差,瀝干時漆膜不容易干燥,就會產生水漬痕與干燥痕,特別是氣溫低時會產生失光流痕帶(特征:呈不規則的帶狀);
③ 如果溶劑A與溶劑B一樣高時,易產生瀝干時漆膜表層過于快速干燥,漆膜底層水分不易跑出來,會產生干燥痕;
05
胺濃度
胺濃度反映的是漆膜里所含的中和劑的濃度,它與PH值有一定的關聯,PH是指漆液里的游離中和劑。
(1)游離中和劑的概念就是在電泳過程中,把與丙烯酸樹脂結合的中和劑通過樹脂分子的沉析而分解出來,所以在生產過程中,PH會有所升高。胺濃度與固體份有很大的關系,如果胺濃度過低,需要提升時中和劑,其計算方法為:
1MEQ=[總槽液的重量×固體份(%)×101]/100000=()kg(TEA)
酸價即酸值是一個丙烯酸樹脂未被中和的那部分酸性,和胺濃度共同構成中和度即中和率
中和率=(胺濃度×56.1)/(酸價×100)×100%
(2)中和率一般要求65%-70%。在此狀態下,漆膜具有非常好的豐潤度、飽滿度和光澤。中和率≤65%時就沒有以上三個優點,當中和率≥70%時,豐潤度、飽滿度很好,但漆膜耐堿性差,光澤又不好,甚至會造成漆膜脫落(原因:因為固聯交化的功能團被破壞,漆膜的網狀結構沒有形成)。
(3)影響中和率的另一因素即酸價,當酸值大,中和率就下降,當酸價小時中和率就上升,對于中和率的控制,與生產過程中操作有密切關系,其要求為:
① 加漆攪拌時固體份不能太大,否則漆的溶解不好,同時加漆時加漆罐中固體份應小于20%。
② 攪拌時間不能太長或總固體份不能太低,否則會產生過分溶解,酸價就小了,過分溶解還會帶來破壞樹脂分子結構的后果,造成漆膜耐酸堿性差,攪拌時間以30min為宜,不宜超過1個小時。